发布时间:2021-01-26
2020年,对于地产行业来说,或许是最具挑战的一年。由于疫情对行业的冲击,除了在抗疫战线上冲锋支援,房企还转战线上,开启直播卖房。"三道红线"的出台,以及增速渐缓的房价,都让房企们开始跨界寻求新的突破,比如万科养猪,碧桂园造机器人。
据天眼查App显示,近日,碧桂园成立广东美房智高机器人有限公司,注册资本2000万元,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研发;智能机器人销售;工业机器人安装、上门维修;工业机器人销售等。
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,机器人承载着怎样的价值?
众所周知,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告别"黄金时代",而在这场大变局中,传统房企纷纷开始转型跨界,寻找新的竞争力。
2020年7月,住建部、发改委和科技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指出要以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为动力,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,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,形成涵盖科研、设计、生产加工、施工装配、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。
这项政策的出台,也让房企老大碧桂园锚定一个顺应大势且前景广阔的赛道——机器人。
房企进军机器人,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。然而,如果从碧桂园近几年的发展来看,或许也能够窥见一些入局机器人的缘由。
碧桂园作为我国房地产开发商的龙头老大,每年开发的建筑面积数以亿计,而在生产过程中,不可避免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,仅在2018年,碧桂园就发生了至少3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,累计造成7死19伤。这让碧桂园的项目进度及声誉都受到了严重影响,然而同样的事在生产中并没有得到杜绝,2020年5月16日,碧桂园再次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,事故直接导致6人死亡。
这些事故或许也促使碧桂园加快了制造机器人的脚步,用机器人完成房屋建造,既避免了人员伤亡,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造效率,节省人力成本。
另外一个很关键的原因,来自于机器人的市场前景。正如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说:"你们做的事要能产生效益,不然就不要研究。"
作为一个企业,最重要的就是效益。根据《2021-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》中显示:2018年,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35.9亿元,同比增长14.4%;2019年,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88.7亿元,同比增长9.8%。预计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13亿元,未来五年(2021-2025)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.80%,2025年将达到1,463亿元。足以看出中国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。
纷纷瞄准机器人,为何传统企业都开始热衷"跨界"?
说起传统制造业跨界造机器人,碧桂园不是第一个。2019年,饮料产业巨头娃哈哈就成立机器人公司,走出舒适圈,向机器人转型。在娃哈哈看来,在新风口谋求布局,将智能技术与产业结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。由于传统制造业需要的人力多,而如今体力劳动甚至危险、危害健康的工作已经无人愿意做,所以机器人的应用空间还是较为巨大的。
放眼市场,与娃哈哈操作相似的,还有很多。
2018年下半年,TCL实行重大资产重组,聚焦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,转型为高科技产业集团。
2019年,格力电器联合三大领军企业打造并推出中国首个"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应用解决方案合作创新平台",2020年12月,格力电器公开专利"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、咖啡机器人",老牌企业富士康目前也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,力求做到与传统制造业的进一步融合。
无论是饮料、家电、房企等传统行业跨界造机器人,还是恒大跨界造车, 都侧面反映了老牌企业正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、核心业务市场饱和,以及创新能力的减退,各家在主战场上逐渐失去相应红利。
而数字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,大数据和制造业生产线的融合,不但能促使生产工艺更加精准,在传统制造业企业拥抱互联网求自保的同时,也不失为一条发展良策。
文章来源:港股研究社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